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轻工正文

“进口奶粉占接近90%份额”值得反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2-05 浏览次数:90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刘佩智委员作大会发言时透露,三鹿事件后的2009年,我国乳制品进口由12.06万吨猛增到59.7万吨;高端婴幼儿进口奶粉所占份额接近90%。
  
  今年1月,《小康》杂志发布的年度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显示,近七成公众对食品“没有安全感”。刘佩智说,我国食品安全隐患主要是人为污染和“添加泛滥”。他建议,产业界、各级政府、行业协会等切实履职尽责,确保消费者“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与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不同,许多国外乳制品大肆入侵中国,靠的并不是高科技,而只是做到了“企业”的本分,不在乳制品上乱做手脚,结果就赢得了国人的认同。外国乳制品如此简单地“占接近90%份额”,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为什么人家能“干净”地生产乳制品,而我们非要在乳制品里面做手脚,添加一些不该添加的东西,硬是将乳制品做成了“毒品”呢?可以说,并不是这些国外乳制品企业有多优秀,而是我们一些企业不讲起码的道德,自己打败了自己。
  
  其实,三鹿并不是唯一在乳制品中做手脚的食品企业,也不是最早在乳制品中做手脚的食品企业。近年来,诸如毒奶粉、毒肉松、毒火腿、毒香肠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苏丹红、双氧水、三聚氰胺等化工原料,成为国内食品企业做食品的主要原料。不客气地说,一些优秀的国外的食品企业在老老实实地做食品,而我们一些国内的食品企业却在做“毒品”,结果影响了国人的健康,甚至让一些孩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那些见利忘义的黑心企业,最终也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三鹿的破产,应该说是一记敲响的警钟。
  
  其实,国内乳制品企业本来是占据优势的,国内大部分市场本来是国内企业的,但因为自身不注意形象塑造,食品屡屡出现安全问题,闹得消费者人心惶惶。结果,国内消费者用脚投票,抛弃了许多国内乳制品,外国乳制品也就乘虚而入,成为国人的抢手货。这确实很让人感到痛心。
  
  对此,国内一些食品企业需要深刻反思。为什么我们的一些食品企业想着的不是如何去做食品,以质量和信誉去求生存,去占据市场,而是绞尽脑汁地去赚昧心钱?这样的企业,能站得住脚吗?这样的产品,能有市场吗?谁来拯救国内的食品企业?
  
  与“近七成公众对食品没有安全感”一样,进口奶粉占接近90%份额,同样让我们深感不安。这说明我们的食品行业安全问题非常严重,如果再不抓好食品质量生产与监管,如果国内食品企业再不自我“救赎”,失去的将会更多——当然,我们都不希望这样的场景出现。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