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仪器仪表正文

合肥仪表厂:一代人的青葱记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15 浏览次数:77
  逝去的岁月,遗留的痕迹,刻骨铭心的莫过于青年时期的青涩、懵懂和激情。至今回忆起青年路旁的工厂生活,让人回味无穷的不仅有车间里隆隆的机器声,还有食堂旁、防空洞里甜蜜的约会。

  新成立的新兴行业

  古老的庐州一直是以零星的手工业证据主导地位的,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末,才迎来了合肥工业开创奠基阶段。

  关于合肥仪表厂成立的时间,安徽省和合肥市的相关资料里有两种说法,一是1957年7月,另一个说是1958年5月。询问了从合肥仪表厂退休的老工人,因为时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确切日期他们也不记得了。

  吴师傅倒是对门口这条徽州大道印象深刻,当时合肥仪表厂刚成立的时候名称是合肥综合仪器仪表厂,厂址标明为徽州路111号。后来户口本上改成了青年路,到了儿子结婚时,身份证上又变成了美菱大道,而现在的老龄证上赫然写着徽州大道。

  厂子初期主要生产热工仪表、、柴油机成套仪表、压力仪表和光学仪器等。1964年改名为合肥仪表厂,当时隶属于安徽省机械工业厅。那时安徽的工业自动化仪表行业共有厂家不算少,但产品比较低端,比如仅天长县就有35家仪表厂,专门生产液体温度计。其他城市的仪表厂也是产品单一,像肥西仪表厂生产温度仪表,安庆热工仪表厂生产显示仪表,马鞍山仪表厂生产压力仪表等。

  合肥仪表厂是这里面的龙头老大,据老工人们回忆,1960年的时候,从印尼回国一位华侨工程师,名字叫黄梓达。他在国外是接触过日本、西德先进的仪表产品,参照设计了多种不同规格和功能的椭圆齿轮流量计,使产品上了一个新台阶。几年以后,椭圆齿轮流量计就出口到东欧、亚非拉等20多个国家。

  聊到昔日辉煌的厂子,老工人们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吴师傅从家里翻出一枚劳动奖章,兴奋地说:“当年的合肥仪表厂可了不得,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枚洲际导弹、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的发射,均使用了我们的产品。”

  这到不是吹牛,在《合肥市志》等资料上,我真的看到了相关的文字记载。

  小伙子变成老伙计

  “今天的年轻人体会不到我们当年的干劲,怎么能够想象,我们这些出生于大都市的上海人,怎么就毅然决然地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里弄,来到小县城一样的合肥。”出生于1943年的吴师傅刚到合肥的时候,还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那时的合肥仪表厂附近,岗峦起伏,田野纵横,和乡下没有什么两样。

  吴师傅永远也忘不了踏进合肥仪表厂的一刹那,完全没有想象中的烟囱林立、厂房密布的场景,狭小的厂区只有几排简易的茅草棚和砖瓦砌就的平房,现在我们看到的位于西边的那一大片宿舍楼都是后来陆续征地盖起来的。年轻的工人们挤在集体宿舍里,一溜排高低床,一溜排水龙头,排队上厕所,排队到食堂打饭,是对那段集体生活的抹不去的印记。

  合肥仪表厂和合肥城里许多工厂一样,有许多支援内地的上海人,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也带来了奇特的生活方式。

  过去合肥人是不喜欢吃螃蟹和螺丝的,那些上海小伙子们聚到一起,将肥美的螃蟹用牙刷刷干净,放到大铁锅里清蒸,蘸着姜丝、醋,吃得有滋有味。还有用黄酒浸泡的黄泥螺,用嘴一吸,惹得厂子里本地的青工纷纷仿效,却怎么也吸不出来,只好拿牙签挑。

  吴师傅的老伴就是合肥人,她当年就是被吴师傅用两只大闸蟹求爱成功的。吴大妈开玩笑说,年轻时的吴师傅的确有着一股吸引人的派头,和我们合肥当地人不一样。比如出门前总是要收拾得干干净净,头发用发蜡梳得油光发亮,领子和裤缝熨烫得笔挺,唯一的一双皮鞋只在上街时才穿,也是擦得锃亮,平时都是用鞋盒装好放在箱子里的。

  1981年7月,合肥仪表厂更名为合肥仪表总厂,那是效益最好的时候,国内应用市场的覆盖面达70~75%,产品多次获安徽省优秀新产品奖和安徽省优质产品证书。那时的吴师傅已经在厂子里度过了20多年的最美好时光,亲自见证了1985年12月的那次同联邦德国波普·罗依特公司的产品技术转让。

  防空洞里体验青涩

  和父辈不同,吴师傅的儿子吴兵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恰逢改革开放前后,记忆里既有特殊时代的狂热,也有新时期的浪漫。

  小时候,父亲经常不在家,偶尔打个电话回来,今天还说在内蒙古,下个星期就到了宁夏。合肥仪表厂典盛时期,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办事处,当时吴师傅已经调到供应科,负责仪表产品的安装、维护。

  难忘1980年的那个夏天,吴兵正在大院子里和同学一起玩,突然一阵喧天锣鼓夹杂着鞭炮声传了过来,赶忙跑去一看,原来是第一机械工业部给厂子送锦旗来了,上面写着“为运载火箭全程试验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几个金字。听说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都联名发来贺电、贺信,那一群小伙子顿时欢呼起来,为自己父母的厂子感到自豪。

  夜晚,大家都把凉床搬到厂区的篮球场上,大人们聚在一起不经心地摇着大蒲扇闲聊着,孩子们默默地数着星星,不一会儿进入了梦中。

  “还记得备战备荒的年代吗?那时合肥仪表厂也是到处都挖地道。”吴兵把我带到一处像碉堡似的建筑物前,似乎离我们已经十分久远的日子,又被眼前黑洞洞的景物唤醒了,青涩少年偷偷在洞内约会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什么都不懂的年纪,最掏心,也最开心。

  以前的夏天似乎比现在还要热,中午骄阳似火,合肥仪表厂的家属区就像一个火炉。当时也没有空调,大人们中午习惯躲在屋里睡午觉,孩子们喜欢没有空调的市民,纷纷躲进防空洞,那里免费享受“天然空调”。

  仪表厂的防空洞不像市中心的防空洞宽敞,狭窄的洞穴像蛇一样弯弯曲曲通往远方,胆子小的还真不敢下去。小伙子们大多在里面玩儿捉迷藏的游戏,一些小青工则把防空洞当作了约会的场所,很多小伙子大姑娘都是在那里把婚事谈成的。后来厂里人就把谈恋爱叫成钻洞的,结婚闹洞房的时候,大伙儿起哄问道,你们钻了几次防空才谈成的呀,一度成了婚礼的保留节目。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